中国国内前有因疫情影响导致山东、河北等数十座高炉停产、检修,现有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钢品供应面大减,将引领国际钢价站稳高档,有利中钢等台厂营运表现。
市场人士表示,近期国内各地疫情再度升温,持续冲击当地钢铁业界运作;首先是山东等地区因通行管制,面对原料供应不顺,共有19座高炉被迫检修,包括鞍钢、首钢京唐、天钢等旗下产能,停产时间从半个月、20天、30天均有,甚至有长达二个月,合计每日减少7万公吨铁水产出。
接续,全球钢铁产量最大的城市唐山上周再度针对17个地区实施封控管理措施;涵盖主要钢厂有燕钢、首钢迁安、东海钢铁、唐山不锈钢、津西钢铁、唐山东恒、瑞兴、东方轧钢等,将迫使业者进一步减产。
在此之际,国内国家发改委为达成碳中和目标及钢铁去产能决心,再次宣布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据了解,对岸去年以「回头看」检查作法监督钢铁业去产能,并如期交出成绩,去年粗钢总产量10.33亿公吨,减幅3%,减量近3,000万公吨,今年目标是确保实现全国粗钢产量再往下降。
法人指出,对岸因控制疫情进行减产,以及为达到钢铁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正明显反映在内销价格变化,以上海现货市场为例,目前最大宗材热轧成交行情处于人民币每公吨5,100至5,300元,相较去年底人民币每公吨4,700 至4,900元,高出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