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进口钢铁、水泥、铝等产品课徵碳税,引起市场关注,相关与碳权相关产业都间接受惠。外界质疑此举是一种保护主义将造成各国关税壁垒。澳洲碳市场研究所首席执行长指出,若不跟进制定碳税的政策,未来可能受到他国碳税的打击,不过原物料大国澳洲,日前在选民的支持下,不支持利用碳税政策遏止气候变迁,反而使用新科技来节能减碳。
欧盟课边境碳税 中钢、台泥有望受惠
2019年12月欧盟发布欧洲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目标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这是对抗气候变迁最有效力的政府计画,不过,欧盟生产的商品也将比其他国家承受更高昂的成本。
随着气候变迁越来越剧烈,碳排放议题成为趋势。《Niskanen Center》报导,欧盟未来的目标在2030年前减少55%的碳排放,着重从碳密集型进口商品下手,因此将对进口钢铁、水泥、铝等产品课徵「碳税」,引起市场关注。
而碳密集型进口商品计算排放量的方法,将涵盖生产中直接排放以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等,作为相关评估标准。
中钢表示,从建厂起即非常重视节能减碳工作,积极投入各项环保改善计画,2020年完成第一热轧钢带工场二号加热炉设备更新、第一转炉工场二号集尘设备更新等2项环保改善计画。
累计至2020年环保投资金额高达763亿元。并一再呼吁下游钢厂正视此问题,以免外销出口丧失竞争力。
中钢主管说,全球钢价大涨,除了全球需求加温,经济面加持外,碳中和、边境税等环保成本大增,更是国际钢价走强的重要因素,尤其欧洲更重视气候暖化的议题,课徵碳税箭在弦上。
中钢表示,全球愈来愈重视碳权议题,碳中和要求下,世界钢铁产量长期会受限,这种现象「有好有坏」。
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简称碳信用,是指排放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的权利的任何可交易额度或许可证通用术语。
好的方面是造成国际钢铁供应紧张,高钢价获得巩固的支撑。但另一方面,如果钢厂因应不及,将削弱自身的竞争力。
国内水泥龙头台泥则表示早就做好准备,卡位欧洲市场,有机会逆势受惠。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表示,台泥未来的能源转型与减碳布局清晰,包括水泥生产时使用替代原料与燃料达到减碳、升级碳捕获技术、发展绿能、储能及电池、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华尔街日报》报导,上个月铝业巨头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表示,将把旗下高污染的冶鍊厂分拆出去成为单独公司。
到时候俄罗斯将是受碳关税影响最大的国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销售产品。俄铝将更名为铝+,并持有位于西伯利亚的由低碳水电驱动的冶鍊厂,进而进行产业转型。
专家说:若未设碳关税,未来恐遭受打击
澳洲碳市场研究所的首席执行长John Connor指出,碳关税措施不会如澳洲政府所声称是保护主义,而是公平的竞争环境,不会受到外部企业的侵害。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前欧盟贸易专员、关税设计者之一Pascal Lamy表示,确信欧洲模式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他也指出,这是一种预防措施,而不是保护主义措施。
John Connor则认为,欧盟模式若到位,其他国家也会陆续跟进,在G7周末发布声明之前,美国、日本和韩国就已经明确表示正在考虑采取类似措施。
中国正在制定碳价格,而且似乎不太可能减少澳洲的贸易受到影响。
《布里斯本时报》指出澳洲国民压倒性地支持总理使用新科技来减碳的政策,反而在以碳税来遏止气候变迁的民众较少。
研究公司Resolve Strategic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更喜欢使用新科技,而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倾向于通过排放量定价税收或贸易系统等机制。
John Connor表示,澳洲工业若没有有效的碳税政策,而突然受到他国碳税的打击,这些不支持碳税的选民可能会感到措手不及。